第267章 咬牙切齿 (第1/2页)

“那黑厮在伪造命案现场时被阎婆惜亲娘看见,老妇边跑边拼命哭喊,黑厮只得杀人灭口,不料这一幕被闻讯而来的衙役看见,苦于没有证据兄长被县丞认定通奸妄自送了性命,衙役们平日得了不少好处,此刻一直认定黑厮乃是争执中失手误杀了老妇,只判了个刺配流放江州”

刘全有说得咬牙切齿,瞅那架势恨不能将那宋江生吞活剥。

随后就是宋江被刺配江州,浔阳楼题反诗,又被时任太守的蔡京第九子蔡德章判了死罪。

梁山泊十多位匪倾巢出动劫了江州法场,救出了宋江、戴宗二人。

这伙贼人盘踞在梁山泊本就不消停,自宋江去了就不断网罗志同道合的各路贼人。

西门庆庆听到这里只觉得好笑,心说“晁盖啊,晁盖,你这可是引虎上山”。

不过转念又一想,自己既然引了蝴蝶效应,不如就看看能否改变晁盖接下来的命运。

刘全有并没有注意到这主簿大人脸上微妙的表情变化,紧接着又提到那日大白天出现的黑旋风李逵与毛头星孔明,说他们就是奉了晁盖与宋江的命令去拉拢二道梁上的义士。

西门庆庆一激灵,刘全有这家伙说起其他占山为王的强人都是贼人、匪寇的称呼,怎么到自己二道梁那里就成了义士,是不是他查到了什么情况。

西门庆庆先是试探地问道“那二道梁的贼人可曾倒向梁山泊”。

然后又痛心疾的说自己一直以来公务繁忙,这次又出去大半年,竟然让二道梁这伙贼人来了个灯下黑,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疯狂的扩充实力。

刘全有忙安慰道“主簿大人勿要自责,即便有失察之责也都是属下一人的过失,与大人何干?”。

不错,知道为上司揽责扛雷,西门庆庆明白这刘全有的心思,便继续听他言说。

“……属下在二道梁改换山头时就已经对他们留了意,只是这伙人不同于其他占山为王的强人,他们在山上开垦田地种粮食,一不拦路抢劫,二不下山欺辱百姓,反而主动出击肃清了寿张县境内的流匪,颇得人心,所以属下称他们为义士,甚至传言东北、西南两个方向的寨子都因为被他们攻打而导致寨子里生了巨变”

西门庆庆轻描淡写的说道“没有真凭实据的传言就不要管了,兴许是两个寨子被其他贼人觊觎不成强行攻下,又或是内部贼人之间出现了派系争斗”。

“大人教训的是”

刘全有便接着说起梁山泊现在的情况,说山上已经有了二三十位头领,手下喽啰兵不下万人。

当地县衙也觉事态严重马上逐级上报,但朝廷却认为那只是一帮聚集的贼寇,翻不起什么风浪,眼下童贯大人在西北的战事才是重中之重。

西门庆庆想想也是,自己一回清河县就熬夜看了大量积压的皇城司密报,并没有要自己留意梁山泊匪患的密令,看来朝廷或者皇上的确没有将这一伙贼寇放在眼中。

这年代跨越阶层很难,打比方说官与吏就是寻常人一辈子跨不去的坎,寻常人除了投胎和科举就只剩下造反了。

自己虽然是官但是却没有进士的身份,再往上一步难于登天,以后能否飞黄腾达,能否跨越阶层的桎梏,其中的关键点就在这些人的身上。

西门庆庆心中盘算了好久。

“刘探查,梁山泊匪患关系到四周州县的安危,更关系到百姓安居乐业,眼下朝廷正在西北用兵,无心顾及这些贼匪,但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却不能任其坐大”

“大人所说极是,属下万分赞同,只是没有上面的指令无法私自行动,况且咱们皇城司做的又是收集天下信息的差事,我们又能以何种方式对那些贼人施以影响”

刘全有说出了心中疑惑。

“刘探查此言差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只有摸清梁山泊每一个贼人头领的确切信息,掌握他们的布防规律,日后在朝廷大军剿灭时才能做到百密而无一疏,更何况我等身为臣子,食君俸禄做忠君之事也是天经地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