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教育界的波澜 (第1/2页)

青藤游戏这边如火如荼的搞着虚拟教室,甚至第二天就开始私信陈安要求增设更多楼栋了。

但教育界却开始泛起不同的声音。

主流声音是教育界的一位资格极老的教育从业者,曾文胜。

他是曾参与过语文课本的编辑的大佬,虽然已经赋闲在家,但他的徒子徒孙们可是依然活跃在教育界,且遍布大江南北。

十月三号下午,曾文胜正在家里看书,他的学生群里突然有人艾特他。

原来,群里开始就虚拟教室讨论了起来。

本来,这件事昨天就已经开始有人讨论了,但曾文胜并没有在意。他觉得,游戏就是游戏,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而已。

之前群里有人说这件事,他根本就没细看。

但现在,有人艾特他了,并请他评评理。

现在群里在争辩的共有三方人。

一方是支持使用新技术去增进学习效率的,一方是反对的,觉得这会加剧教育的不公平。

毕竟,游戏仓还是挺贵的东西,确实有些学生用不起。

而且,持反对意见的人中,大部分人对游戏是存在先天的偏见和反感的。

毕竟,虚拟教室是脱胎于一款游戏,可以理解为游戏的特殊地图。

事实也确实如此,喜欢玩游戏,并且花费较多时间在游戏上的学生,其成绩普遍不太理想。

所有教育从业者,对游戏大多都是持敌视态度的,这属于“恨屋及乌”了。

但持支持意见的人则认为,只要确实能有效的增加学习时长,那途径不重要。

程序正义并不适用于这里,况且,虚拟教室严格来讲,跟游戏也并没有什么关系。

人虽然躺在游戏舱里,但他却在学习。

阿门,希望孩子们以后看到游戏仓,别像看到学校的校门一样……

今天既然把他们的老恩师给艾特出来了,显然就是两边谁都吵不赢谁,准备让老师来定一下胜负了。

实话实说,文化人儿有时候确实会有些幼稚。

在这种问题上,如果是商人的话,持有反对意见的人就会坐看支持者去试水。

结果是好的,那就跟进,结果是不好的,反正踩雷的不是自己,无所谓。

但这些人就不一样,他们非要在口头上分个输赢不可。

曾文胜大致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后,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他觉得大可不必如此重视这件事。

就算那家什么求生的游戏公司能开虚拟教室,他能开几间?

完全影响不了大局嘛。

所以曾文胜在群里简单的说了句“静观其变”,就不再关注了。

两方人也暂时停止了争论。

他们中有些人猜到了曾文胜的想法,有些人没猜到。总归,没人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了。

猜到了老恩师想法的反对派们,暗搓搓的想着,等到虚拟教室影响扩大后,可以继续拱火。

时光荏苒,转眼间就是两周过去了。

这两周,陈安在踏踏实实的摸鱼,培英在计划扩大规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