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变化 (第1/2页)

时光匆匆,六年过去了,赵珏也近十岁了。

这六年,家里生了很大改变。

四岁那年小姑嫁了定亲的那户人家,是隔壁村柳家小儿子。接亲那天赵珏看了一下小姑父,长得差强人意,但好歹端正。虽然比不上赵家人,尤其是赵家小姑长得明艳又张扬,但是胜在老实。且听说还是做木匠活的,有手艺傍身也不错。嫁过去次年就生了个儿子,日子过得还不错。现在儿女双全,也挺圆满。

赵家小叔也于去年成婚了,娶了本村李家的李丽。两人也算青梅竹马,大家都认识,就那么看对眼了。倒是没什么波折就将人娶进门来了,不过还没有生子。

赵老大倒给赵珏添了个弟弟,叫赵琰,今年三岁了。长得虎头虎脑的,最喜欢跟赵珏这个哥哥一起玩了。

赵二叔倒是在这几年接连添了两个娃,一儿一女。女儿赵芸,现年四岁。儿子赵阳,去年刚出生,算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了。

赵家人长相都挺好看,这也是赵珏这几年的现。而赵珏自己随着身量的增长,长相也越来越出色。不同于父亲的阳刚,母亲的清秀,小叔的张扬,小姑的艳丽,赵珏就像吸收了父母所有优点长出来的一样。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俊美异常。再加上常年习武,身量高长,倒显得不像十岁的孩子。

除了添丁进口外,家里还在近两年翻修了房子,还买了头耕牛种地,大家伙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赵珏的爹娘前几年还在为赵珏读书的银钱努力奋斗,近两年压力也渐渐小了。因为赵珏自己能赚银钱了。

自六岁起,赵珏边习武,边跟着林师父一起去狩猎,当然林师父是主力,赵珏只是个跟班。这几年,跟着林师父一起进山狩猎,学到了不少,射箭水平大涨,近两年也能自己打到猎物了。小的添个菜,大的赚点钱,总是个进项。

再加上后来跟着父母去镇上买纸笔的时候,瞧上了个抄书的活计,不仅可以练字,还能够格外给自己抄一本扩充书库,顺带还能学习,简直一举多得。在自己练字小有所成之后,赵珏就开始在帮店里抄书了。

这几年光靠抄书还有打猎物,赵珏也挣了不少银钱。最起码自己去镇上上私塾的银钱是有了。

这几年赵珏和堂哥将四书五经基本学完了,但近一年赵大老爷却觉得授课越无力,便向赵珏爷爷说明了情况,童生的才学让赵大老爷的教学后继乏力,他准备送堂哥和赵珏一起入私塾。

镇上一共有三家私塾。

一处是李秀才家。李秀才年近三十,也还有继续科考的打算,赵大老爷认为李秀才的精力可能不能过多投放于学生身上,所以不考虑。

一处是周秀才家。周秀才四十来岁,前些年就已经放弃了考举人,才来镇上开私塾授课。这位周秀才招生严格,倒可一试。

另一处是徐秀才家。徐秀才跟周秀才差不多大。开私塾的时间比周秀才要晚,而且不同于周秀才招生谨慎,择优录取。这位徐秀才却是来者不拒的。

经过筛选,赵大老爷决定送哥俩先去周秀才那儿一试。

这天清晨,早早起来梳洗过后,背上自己的小书箱,穿着娘亲给自己做的新衣裳,一路跟着爷爷来到了村口。

大爷爷和堂哥来的晚一点。来了后便一起坐上村里的牛车到了镇上。

堂哥看起来忐忑的很,一直在动。赵珏却没想那么多,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做好自己就行。

没多久私塾就到了。

下了车,由赵大老爷扣了门。不一会儿,门房打开门,看了他们一眼,问道“可是来上私塾的?”

“是的,麻烦通传一下。”

门房确认之后,便将人领进了门。进了客厅,只看到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中年文士已经在等着了,身穿着白色长袖儒士服,头戴文生巾,尽显文雅。

那文士便是周秀才了。

赵老大爷先走上前来寒暄,片刻,周秀才紧盯着赵珏兄弟二人。

问道“不知书读到了哪里?”

“四书五经已经学过了,一起学的。”

周秀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道“我且问你们几句?”指着堂哥说“你先来。”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何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