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县试 (第1/2页)

过完了年,就正式迎来了今年的县试了。

赵珏又把自己书架上的书通通回顾了一遍之后,便不再看书了。每天给自己安排了课业,做完后当天带到镇上私塾交给夫子现场批改,以此查找自己的缺漏之处。因此跑镇上的时候也就多了起来。

也在考试将近的时候跟夫子确定好了考试时间,约定好了五人作保的事情。

因为给学子作保的必须是本县廪生,还要五名学子一起保结,而周夫子并不是廪生,且学院参考人数也多出一人。所以此事也多费了一番周折。

除了陈楚明陈师兄外,其他五人刚好一起保结报名,由周夫子的一个同年王秀才作保。至于陈师兄就跟几个其他私塾的好友一起做了堆。因为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也不怕被坑,夫子这边也就同意了。

就这样六人都报名了今年的县试。接下来就等考试当天了。

本朝考秀才要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只过县试没有功名,过了县试和府试得童生功名,而考秀才便得三试皆过。

过了县试没过府试,来年要重新从县试考起。而过了府试没过院试则只需要接着考院试就行。而赵珏是准备一鼓作气直接考上去的。

县试考试是由各县长官主持。赵珏在考前几天就和父亲住到了县里客栈。堂哥和赵家大伯也一起。

和同窗几人赶到本县署礼房登记报名信息,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及三代履历,保人作保。之后才拿到了考试证明。

回到客栈之后就等着县试当天了。

之后赵珏并没有出过房门,连饭菜都是父亲端过来的。他也没有怎么看书了,大部分时间都在放空思绪,将这些年学过的东西在脑子里一一放映。

堂哥倒是过来找了他一次,不过也没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吃了顿饭之后便跟赵珏一样闭门不出了。

赵老大倒是经常出去和其他陪考的人聊聊天,一直到最后一天才没出去了。父子俩就那么静静地待着,也不说话。

再三检查好自己准备带入考场中的物品,确认没有问题后,赵珏迎来了自己的人生中第一次大考。

赵珏早早地起了床,吃完父亲准备的早餐,又检查了一遍相关考试用品后,就出了门。

和几个同窗一起来到考场外排队。因为是二月,几位同窗都感觉到有点冷。看着堂哥站在自己身前缩着脖子,赵珏却并无什么感觉,也许是常年习武身体强健的原因。

不过就这么站着等也挺难熬。看见学子年纪参差不齐,甚至还有年老的学子,赵珏也没有多想什么,毕竟时代如此。要不是没办法还有为了心里那点子追求,怕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地踏上科举这条路吧。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赵珏进场的时候了。县官唱名后,衙役检查考生考篮并搜查考生全身。等身上脱的差不多了之后才算完。

等可以找自己的考试号房之后,已经过了好久了。

赵珏先拿着自己的考牌找到自己的号房。坐下后,检查了一遍号房环境。四四方方的一个小房子,其实就是几块板子拼接而成,没什么好看的。确定不会出现房子漏雨的情况他也就放心了。然后又将桌板检查了一番,确定不会出现什么纰漏了之后就正襟危坐,等待考试正式开始。

听到敲锣声一响,便知这是正式开考了。考题放完了后,赵珏先将考题仔细看了一遍,做到心里有底了,便开始磨墨了。

第一场考试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前者只需要熟记四书五经就行,后者自己也做过很多相关训练。

在心里斟酌了一番。解决了四书文之后,关于试帖诗部分先是打了份草稿,然后再细细修改补充。觉得满意了再誊抄到答卷上。

第一场考试下来感觉很轻松。虽然赵珏一点也不敢大意,但是总体下来自己还是很满意的。写完试卷,等到有人交卷了的时候,赵珏也没在号房里干坐着了,也跟着交了卷。

交完卷之后去了厕号,然后回到自己号房,随便用了点让父亲准备的馒头就应付过去了。

案后,果然过了,然后准备开始第二场考试。

第二场考的也很简单,主要是对书的熟练把握程度考核。对于赵珏来说,即使让他把所有书籍都默一遍都不成问题。第二场也轻轻松松地考完了。

第三场除了要求对书的熟背理解程度外,还要求一篇律赋和一五言八韵试帖诗。虽然比之前那两场难了点,但是都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仔细打了草稿,再三修改之后,将答案仔细誊抄在答卷上,第三场也就那么过去了。

第四场是整个县试考试以来最难的一场了。无论是作诗还是律赋都能压退一批考生。看完试题,赵珏也觉得心中有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