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评卷

好书推荐: 假三国:天谕

“爷爷,奶奶,你们怎么还没睡?”赵珏看着两人,一阵心疼。他爷爷和奶奶年纪大了,这个点平时应该早就应该睡了的。现在为了他竟然还在等着,赵珏都不好说什么了。

“这不是在等你回来吗?你不回来我们也睡不着啊!”赵爷爷看着赵珏一脸宠溺。

“是呀!平安呐,你今天考得怎么样了?”赵奶奶问道。

“还行。主要是看圣上的意思。这次评卷的是圣上。”他还真是这么想的。圣上才是评卷的关键,这次成绩如何全凭圣意了。

“你今天见到圣上了?”赵三婶看着赵珏一脸好奇地问道。

“嗯。看到了。”赵珏点头道。心里却在腹诽,不仅见到了,还和他对视了呢!

“那圣上长得什么样啊?”赵老大也好奇道。

赵珏想了想今天看到的圣上,一本正经地答道“个子比我稍矮一点,身材微微福,长相儒雅,留有长须,挺俊的一个中年男人。我猜他应当会武,因为他制住我的力度不小,且用的还是巧劲儿。挺厉害的。”

“制住你?圣上为什么要制住你?”赵老大担忧地看着赵珏问道。没生什么事吧?

“没事儿。都过去了。”

见家里人都很担心,一定要听他说。赵珏只好将事情又说了一遍。

“哎呀,圣上圣明啊!”赵奶奶双手一拍,看着赵珏一脸庆幸。

“是啊!还好圣上仁慈。平安呐,你以后注意着点儿,这样的错误可不能再犯。”赵老大担忧道。

“对呀。太惊险了。要是圣上追究的话……”杨氏有些后怕。她不敢想象这其中后果。

赵爷爷见众人情状,连忙喝止道“好了,都别说了。既然没事了就让它过去吧!”

赵珏也很懊恼,暗道自己就不该提起这一茬。对着众人道“嗯。我都知道错了。以后会注意的。”

一时间没人说话了。赵爷爷看了眼众人,下一刻他开口道“好了,既然平安回来了就都去睡吧。这么晚了都困了。都早点睡。”

一时之间,人都散了,院子又恢复了静谧。

殿试完后,要阅卷三天。

先由读卷官八人集于文华殿阅卷。每人一桌,将考卷平均分下去,八人轮流传阅。各自在考卷上画上记号,将所有考卷分为上、中、下三等。满意的画圈,中等的画条杠,不满意的画叉。其中得到圈最多的考卷就是佳卷了。

然后,阅卷第三天,会由主读卷官选出其中最佳的十份考卷,其他七位读卷官给出意见,八人共同决议出最终的十份优秀考卷进呈圣上。再由圣上钦定前十名的最终名次,此时殿试阅卷就宣告结束了。

阅卷结束第二日,将于太和殿公布所有名次。所有贡士接到宣召后,将会赶到皇宫太和殿前等候成绩公布。

其中一甲三名将会接到圣上亲自引见,由圣上在殿上钦点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赐“进士及第”出身。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而后,公布二甲第一名“传胪”,由他来公布接下来的名次。

二甲一百二十人,赐“进士出身”。余下的皆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最终的名单将交由填榜官填写榜,将所有名次贴出公之于众。

此次读卷官八名,由圣上委派的内阁辅文阁老主理,其中礼部尚书虞正清、兵部尚书林冲、户部尚书包成德、工部尚书顾凌寒、翰林学士王崇明、吏部左侍郎宣威、左都御史戚宗伟七人协同阅卷。

几乎没有什么分歧,八人选出了最终的十份考卷送至了文安帝的案前。

文安帝拿着手里的考卷一份一份的翻阅着,看着几人拟定的名次不断地点着头。不错,做得很好,没什么需要他做的了。

不过……

想起一个人,文安帝有点犹豫不决。他看向文阁老,问道“你觉得这第一名跟第三名比,谁长得更俊俏些?”

文阁老看着圣上,心里十分无语,圣上真是什么时候都改不了这好美色的毛病。

“第一名。”当时殿试他也跟着去看过的。里面的学子他也仔细瞧过,只是能让人记住的却没几个。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这位赵珏了。

明明是个农家养出来的孩子,养得却比京城里的贵公子哥儿都还要更贵气。所谓容貌出众、才学过人说的就是他了。

当时他也是被这位给狠狠震惊了一把。别的不说,他不仅才华横溢,这长相也完全长在了他们这位圣上的审美点上。年纪轻轻的,只要不出岔子,前途一片光明啊!

这时候,文阁老也有点酸。上天对这位学子太过偏爱。想想他家孙子,比容貌比不过人家,比才华就更比不过了,连年纪都比人家大……还是别比了。越比越心塞。

“那你说给他个探花……”

他还没说完,文阁老就打断了他。

“不可啊!圣上。您可不能光看脸了啊!这位明明是状元之才,给他探花实在是屈才了,不妥啊!这个第三名虽比不得第一名的美貌,但是也很俊朗了。咱们还是再好好看看,考虑考虑?”

为了保住赵珏的第一名,文阁老也是很拼的。无他,文阁老是个惜才的人,他不忍心看到赵珏的状元之位旁落。若他没这个本事就算了,可他明明该是状元的,凭什么因为长得好而变成探花了呢?简直莫名其妙。圣上未免太任性了些。

“好吧。”看着文阁老一脸的“我不同意”,文安帝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不过,他还是觉得好可惜。明明有更好看的,为什么不能点为探花呢?唉,怪就只能怪这位赵珏了,怪他又俊又有才。稍微丑一点他都不用这么纠结了。

赵珏还不知道自己的状元名头差点就因为文安帝的“奇思妙想”而没了。要是知道了,他也只会道一句“时也,命也”。

命运如此安排,他也没办法阻止。

当天傍晚,赵珏就接到了明天入宫面圣的旨意了。

喜欢农家子科举奋斗日常请大家收藏农家子科举奋斗日常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