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传剑 (第1/2页)

废太子?

苏忘仔细思索后恍然,他对朝堂之事并不是一无所知,自然也知道这段往事。

不知道是不是太祖皇帝开的好头,大宋皇室因为各种缘故,太子早夭,宗室过继之事生过多次。

前任宁宗皇帝赵扩独子死后就选了沂靖惠王的儿子为皇子,赐名赵竑,封济国公。

赵竑享受过一段时间的皇储待遇,但偏偏在嘉定十七年宁宗去世后,继任皇位的是如今的皇帝赵昀。

虽被加为少保,进封为济王,又怎么比得上帝王至尊?

不过赵竑的不甘显然没什么用,而且没多久就被废了爵位,自己很快又被卷入朝堂斗争,最终身死。

民间对他也有了废太子的说法。

此间内幕在朝堂之中几近公开,策划主谋无疑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史弥远,甚至可以说,正是靠着他一步步的安排扶持,赵昀才能登上大宝。

在他死后,侄子史嵩之同样位至左相,赵昀对史家之优待可见一斑。

而同在此事件中出了大力的郑清之占据右相之位数十载,虽然已经年老体迈,仍旧威风不减。

与他们相比,身为参知政事的贾政道,哪怕风头再盛也只能偏居副相,真论起权势比他们还是差了不少。

但是,如今查找废太子之子的任务却偏就被赵昀交给了他,这就值得玩味了。

不过现在这些对于苏忘尚嫌遥远,他比较在意的是……

“废太子之子?据我所知,赵竑的儿子早在赵昀登基后的第二年就已经死了,他还有其他儿子吗?”

听到他对皇帝直呼其名,让万圭不由自主的吞了吞口水,但还是小声道“坊间传闻,当年赵竑自知性命难保,提前将亲子送入民间,并找了个男婴替换,这才保住了骨肉。”

“这你们也信?”

苏忘有些无语,感觉这故事充满了民间话本的既视感。

万圭被他看的也有些没了自信,但还是有些迟疑的说“我们父子本来也只以为是他酒后胡言乱语,但是廖莹中自那之后就频繁前往苏州、杭州、扬州等地,我们怀疑就是暗中探查此事。”

若真是如此,倒也确实有几分可能。

苏州、杭州、扬州……离得不远,可以让曼陀山庄的人私下打听一下。

苏忘微微点头,接着问道“你们得知了这等隐密,他没对你们下手?”

“我们父子听闻之后也担心受到牵连,所以除了注意他的动向,没有做任何与之相关的事。他虽然有所怀疑,但是想来也不愿意把事情传开,所以与我万家一如往常。”

也对,若是被贾似道得知这等要事被他这个幕僚酒后泄露,怕是最先死的是他自己。

喝酒误事啊,苏忘再次感慨一番。

实际上这个消息对他来讲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万圭既然能和贾似道的人牵上线,总不至于毫无用处。

而且此人虽然自私薄情,但是极有野心,正适合帮自己做一些不适合江湖少侠做的事。

就是武功实在太差了。

考虑一番后,苏忘重新看向万圭,沉声道“刚才说的事就当没生过,你回去后找些人手,一定要信得过的,负责为我探听京城内的各路消息。”

万圭大喜“是主公,我一定照办!”

“不需要这么称呼,如以前一样即可,另外,为免被怀疑不要刻意去关注贾府,但是一旦有他们消息一定要汇报给我。”

“是,苏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