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 第736节 (第2/2页)

“是不是啊,银花。”

两人现在也不称姐姐妹妹了,直呼其名。

银花点点头,“等我和叶子以后出息了,接你和爸还有爷爷去城里过好日子。”

“不过在这个之前,我要和她好好读书。”

好好读书才能考出去。

屋内。

沈美云也听到了银花和银叶的这一番谈话,她朝着老支书道,“您养了两个好孙女。”

女孩子开窍早,或者说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银花银叶便是其中的代表。

提起两个孙女,老支书脸上也带着淡淡的骄傲,“她们懂事的早,知道自己要什么,我也做不了别的,就只能供着她们读书了。”

至于,她们能读多远,全凭两个孩子的本事了。

说到这。

老支书看向沈美云,恳求道,“沈知青,老头子提个不情之请,我不知道自己将来能不能看到这俩孩子成才的一天,我想拜托你,将来俩孩子遇到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你替她们指指路。”

“不用做决定,替她们指指路就好。”

这样两个丫头,也不至于一腔孤勇,单枪匹马,他是过来人,他更清楚有引路人和没有引路人的区别。

沈美云点了点头,“没问题。”

点个方向,不替对方做决定,这对于沈美云来说不难。这算是老支书和她之间的那点香火情了。

这些都谈妥当了以后。

老支书这才缓缓道,“是为了你妈工作来的?”

他当初既然提点沈美云,建议陈秋荷从公社中学辞职,自然也就想到了今天。

沈美云嗯了一声。

陈秋荷担心道,“老支书,我那边工作丢了,现在就想着在公社这边,能找到活吗?”

老支书突然说了一句,“其实,你不参与劳作也可以。”

这话一说,沈美云和陈秋荷瞬间看了过来。

“这话怎么说?”

沈美云完全不差钱,也不差粮食,要是她妈真的能不上工,这是哪里找的好事哦。

“陈老师是临时过来的,严格来说,她的关系不在我们生产队。”

“她若是不参与劳作,那么年底自然也不会分工分和粮食。”

陈秋荷听到这话,迟疑了下,“那我不上工的话,会不会影响不好?”

老支书摇摇头,“不会,你上工的话,无非是那几个岗位,但是如今都被人占了,你在过来属于抢大家的饭碗,你不上工,不占大队的工分,严格意义来说,其实有点像我爱人这种。”

生产队也有不少妇女同志,是不参与劳作的,她们就在家伺候老人孩子和牲口,另外要做一天三顿的饭,以及喂鸡喂鸭这些细碎的活。

其实也不清闲。

陈秋荷,“那就不上班吧,我在家做做饭,带下孩子,在加上还养的有鸡鸭,一天到晚也闲不下来。”

老支书嗯了一声,“你若是有空,也可以下来,和我老伴一起,在附近捡点药材,猪草回去都可以。”

陈秋荷点了点头,“到时候肯定要多叨扰下胡大姐了。”

胡大姐自然是胡奶奶,胡奶奶笑眯眯的摆摆手,“好说好说,我们生产队有不少老家伙都没上工,你只管下来就是,我们随时都在家。”

解决了陈秋荷的事情,沈美云打算领着陈秋荷回去,结果出了院子,就被银花银叶喊着了。

“沈阿姨,我想问您个问题。”

银花鼓足勇气喊道。

沈美云,“怎么了?”

“我有两个题算不到。”

沈美云,“把你的书本给我看下。”银花听到这话,立马跑了到了屋里面,把书本拿了出来,找出来自己不会的一面,拿给了沈美云看,“就是这里,这个除法要怎么算?我每次都不知道怎么往前进一。”

她感觉脑子蒙蒙的,所以每次遇到这个题目都会做错。

沈美云看了下,拿着笔教她,“看到没,不够除数的时候,就往后面借一位。”

她写了一个除法的公式,“你看,十一除以五,三五一十五就不够,所以只能一五一十,然后在余一,一在往后借一位,就是一十,一十除以五就是

四。”

“所以答案是多少?”

“一点四?”

沈美云摸了摸银花的头,“对,就是一点四,你把这个做题的步骤记着,以后做除法的时候都这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