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曲道交州(其之二) (第2/11页)

全礼,姓全单名一个礼字,字从章,无论名还是字都是自己自学之后为自己改的,说明此人从书卷中至少学到了点酸儒气。他今年二十有七,相貌倒是仪表堂堂,个子不高、身材微胖,除了四处游走自己举荐自己以及近两年来出入“放田厂”外,以给附近乡野白丁读字、代笔书信和抄书维持生活。

乾圣四年三月,全礼赶在交州野地瘴气还没到每年最盛的夏秋时节前从交州返回,从此誓就在曲阿县范围内等待明主赏识,再不出远门。

在那之后,全礼便开始出入“放田厂”卖弄学问,“等待明主”。同年八月份的时候,全礼因为由拳镇的王员外家千金抄书的机会,看上那位千金小姐,自己跑去上门“举荐”自己做王员外的女婿所以被王员外家打了一顿赶走所以在家休养了四五个月。此事被全礼同乡的散工传到“放田厂”上,让全礼成了“放田厂”上好一阵的笑柄。

不过那次之后,全礼却仍好意思继续出入“放田厂”,等着他所谓的“明主”。嘲笑一个不在意的人,会让乐子变得没趣,所以全礼被王员外派人打的事渐渐不被人提起来。

这确实是一名作风独特、自视甚高的狂儒,从他对嘲笑自己那事的处理来看,这个人或许有些智慧,就凭他能靠抄书、读写养活自己,学问肯定也不是没有的。

陈至觉得,这个人确实有些趣,至少值得一见。从传闻看,这位全礼就已经是名极其复杂的人了,好色和坚毅两项品质都能从他的经历中体现出来,在这些传闻的角落里,确实透出点这人自骨子的高傲和智慧来。

二两银子正好够陈至等三人借茶摊放茶到正午,不是银子只够放到这时候,而是茶摊的摊主就只准备了这么些茶叶和小吃,一旦供应不上便只有向陈至等人告歉收摊。

像是你们这样能跟百姓抱以同情的都是少数。”

陈至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抱有同情,他又道“凡事若需要代价,掌握更强力量的一方既然不愿意自己付出,便会要掌握更弱力量的一方成为代价。

古今之事,莫不如是。”

因为陈至等三人此时是在借茶摊放茶,聚过来的脚夫、农户、散工都不少,这句话听在其中一名散工耳里,就引出了一个名字“这位公子啊,你该等着过了正午再来,那个全礼应该会想和你理论理论。”

“嗯?”陈至突然好奇“那是位什么人物?”

之前言最勤的那位中年农户一拍脑袋,仿佛刚刚想起有这么个人“哦,那是个住曲阿的学问人,自称什么学贯儒道,他说自己创了门将什么道家无为而治和儒家格物致知完美结合起来的学问。

这个人本来游说各方大儒或者学问人,结果四处找人却没人推举他,前年他年过二十五后,觉得天妒英才不为朝廷所用,说从此‘退而求其次’要凭才华辅佐从商之人称霸商圈。

于是也日日跑来这‘放田厂’卖弄学问,高谈阔论,希望有人识货、为他侧目。”

这全礼似乎是出入这“放田厂”的农户、脚夫之间的名人,马上又一人符合话题讪笑起来“嘿,也不知那小子何时放弃,连这里也不来了。”

这听上去是一名狂儒,陈至心想若此人在此间真是人所皆知又为被庆峦所用,那也许没有什么真本事,或者多少有些本事却比不过此人表现出来的毛病。

席子和皱起眉头,道“我们等这个人干什么?”

那中年农户笑道“欸,你们不是想打听去交州的路吗?全礼学问怎样我们看不出来,但是有一点确定,这人自己去各地向大儒、学问人举荐自己,最后在这‘放田厂’附近安定下来前自己光交州南中郡便一个人往返了四次。

你们若要问交州的路,他倒是个不错的向导。”

师湘葙忙问“原来如此,那这位大哥为何要等到午后才来?”

这回倒不是那名中年农户,而是另一名脚夫来答了疑“他这个人总是睡到正午才醒,他说白天要值正午再晚起,夜里也要等到无月时再晚睡,这样可以让他的身上随时沐浴日月精华,有益他智慧增长。”

师湘葙“咦”地奇了一声,又问道“那如果那天下雨,既无日光也没月华,他是来这‘放田厂’还是不来,晚上出门去晒月亮不晒?”

这话没人能答得确定,最后还是那中年农户道“这……有人说见过他雨天撑伞也要来,结果站了半天没人过问再黯然回家的,我却没有实际见过下雨天他来。至于他晚上出不出去,那更只有他娘的天知道了。”

这听起来不像是个靠谱的人,但是毕竟是实际去过交州的人物,而且听起来这人自命不凡,既数次深入南中郡,也有可能实际去过百花谷南宫世家举荐他自己。

且不论其他方面风评,这个全礼倒确实如中年农户所说,能做个合格的向导。

既然三人决定要等此人,茶摊放茶之下又聚了不少人,这些人有全礼作为话题又七七八八讲了不少他们所知的事,陈至虽然尚未见到此人心中对此人的画像却勾勒了个大概。

全礼,姓全单名一个礼字,字从章,无论名还是字都是自己自学之后为自己改的,说明此人从书卷中至少学到了点酸儒气。他今年二十有七,相貌倒是仪表堂堂,个子不高、身材微胖,除了四处游走自己举荐自己以及近两年来出入“放田厂”外,以给附近乡野白丁读字、代笔书信和抄书维持生活。

乾圣四年三月,全礼赶在交州野地瘴气还没到每年最盛的夏秋时节前从交州返回,从此誓就在曲阿县范围内等待明主赏识,再不出远门。

在那之后,全礼便开始出入“放田厂”卖弄学问,“等待明主”。同年八月份的时候,全礼因为由拳镇的王员外家千金抄书的机会,看上那位千金小姐,自己跑去上门“举荐”自己做王员外的女婿所以被王员外家打了一顿赶走所以在家休养了四五个月。此事被全礼同乡的散工传到“放田厂”上,让全礼成了“放田厂”上好一阵的笑柄。

不过那次之后,全礼却仍好意思继续出入“放田厂”,等着他所谓的“明主”。嘲笑一个不在意的人,会让乐子变得没趣,所以全礼被王员外派人打的事渐渐不被人提起来。

这确实是一名作风独特、自视甚高的狂儒,从他对嘲笑自己那事的处理来看,这个人或许有些智慧,就凭他能靠抄书、读写养活自己,学问肯定也不是没有的。

陈至觉得,这个人确实有些趣,至少值得一见。从传闻看,这位全礼就已经是名极其复杂的人了,好色和坚毅两项品质都能从他的经历中体现出来,在这些传闻的角落里,确实透出点这人自骨子的高傲和智慧来。

二两银子正好够陈至等三人借茶摊放茶到正午,不是银子只够放到这时候,而是茶摊的摊主就只准备了这么些茶叶和小吃,一旦供应不上便只有向陈至等人告歉收摊。

像是你们这样能跟百姓抱以同情的都是少数。”

陈至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抱有同情,他又道“凡事若需要代价,掌握更强力量的一方既然不愿意自己付出,便会要掌握更弱力量的一方成为代价。

古今之事,莫不如是。”

因为陈至等三人此时是在借茶摊放茶,聚过来的脚夫、农户、散工都不少,这句话听在其中一名散工耳里,就引出了一个名字“这位公子啊,你该等着过了正午再来,那个全礼应该会想和你理论理论。”

“嗯?”陈至突然好奇“那是位什么人物?”

之前言最勤的那位中年农户一拍脑袋,仿佛刚刚想起有这么个人“哦,那是个住曲阿的学问人,自称什么学贯儒道,他说自己创了门将什么道家无为而治和儒家格物致知完美结合起来的学问。

这个人本来游说各方大儒或者学问人,结果四处找人却没人推举他,前年他年过二十五后,觉得天妒英才不为朝廷所用,说从此‘退而求其次’要凭才华辅佐从商之人称霸商圈。

于是也日日跑来这‘放田厂’卖弄学问,高谈阔论,希望有人识货、为他侧目。”

这全礼似乎是出入这“放田厂”的农户、脚夫之间的名人,马上又一人符合话题讪笑起来“嘿,也不知那小子何时放弃,连这里也不来了。”

这听上去是一名狂儒,陈至心想若此人在此间真是人所皆知又为被庆峦所用,那也许没有什么真本事,或者多少有些本事却比不过此人表现出来的毛病。

席子和皱起眉头,道“我们等这个人干什么?”

那中年农户笑道“欸,你们不是想打听去交州的路吗?全礼学问怎样我们看不出来,但是有一点确定,这人自己去各地向大儒、学问人举荐自己,最后在这‘放田厂’附近安定下来前自己光交州南中郡便一个人往返了四次。

你们若要问交州的路,他倒是个不错的向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