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第1/2页)

救了这一家子之后,李延龄便带人回到了南山坳的避难帐篷,他的另一名副将杨英过来道:“将军,御寒衣物,粮草和药材都不够了。”

李延龄进了帐篷,发现几个因受了寒发烧烧得满脸通红的孩子,出来怒道:“不是一早送信让劳店府送粮被药材过来的吗?这都多久了,怎么还没动静?再派人去催!”

杨英领命。

李延龄巡视一圈,见灾民们大多情况都有好转,心里稍安。想起后面还有那许多个村子要救,粮食棉被等救灾之物却又接不上,一时又觉十分烦恼。

回到自己帐篷时,见那少年正帮着造饭,他正想把他叫过来询问两句,忽杨英兴匆匆来报:“将军,世子妃在新城筹集了大批物资,给我们送过来了。”

少年正往瓦罐里添水的动作停了停,扭头看来,就见李延龄双眸一下就亮了起来,转身跟着杨英出去了。

朱赢这批物资真是名副其实的雪中送炭,听闻前面所救的几个村子都分到了充足的御寒衣物和粮食,李延龄心中更是欢喜非常,故而尽管分配棉被棉衣等物一直忙到深夜,却还是精神矍铄情绪亢奋。

好容易整个营地都安顿下来,李延龄回帐篷时发现那少年累得瘫倒在一处放置病人的帐篷前,药炉上的罐子还在冒着热气,那少年却眼眸半闭似欲睡着了。

李延龄随便揪了个士兵过来代替他,自己抓着那少年的领子带回自己帐篷,往火塘边一扔,抛了点干粮过去,道:“吃完了好好睡一觉。”这小身板跟着他们忙前忙后地折腾了一天,能撑到现在也算奇迹。

“多谢将军。”那少年规规矩矩地窝在火塘边,估计是饿狠了,狼吞虎咽地啃着干粮,结果一不小心就给噎到了。

李延龄倒了杯水给他,在他身边坐下,一边烤火一边问:“小子今年多大了?”

“过了年就二十二了。”少年道。

李延龄惊讶:“我看你至多十七八。”

少年垂着头道:“就是因为看着显小,身子又单薄,想当兵都没人要。”

李延龄笑了起来,道:“你想当兵?”

少年倔强地瞪着他道:“我知道上战场我或许不行,但军营里难道就不需要烧火做饭的,送信传令的,便是做将军的跟班伺候将军,我也是情愿的,反正都是为缅州效力。”

李延龄一巴掌呼到他头上,笑骂:“听这语气,做我的跟班还委屈你了不成?”

“反正都是没可能的,我就说说罢了。将军既然来陇北救灾,必定是宅心仁厚的,该不会因为小子三两句狂言就治小子的罪吧。”少年道。

“看这嘴皮子利索的,倒与……”想起朱赢,李延龄连带的对这说话语气与她有几分相似的少年都心生好感起来,道:“你别妄自菲薄,也别盲目自信,今天我就以骁骑营主将的身份应你一句,只要此番你能跟着我营里士兵抗灾到最后,我骁骑营就有你一席之位。”

少年猛然抬起头来,一双乌黑的眸子亮晶晶的,问:“将军此话当真?”

李延龄道:“你看我像开玩笑?”

少年猛然翻身而起,对着李延龄磕了个头,道:“多谢将军。”

李延龄把手凑近火塘取暖,道:“你先别急着谢我,最后到底能不能留下,都看你表现。”

少年信誓旦旦:“要么死在这场雪灾中,要么就去骁骑营!”

李延龄对他这种义无反顾的性格甚为欣赏,眉眼不抬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看着他映着火光的英俊侧面,一字一字道:“林郎,双木林,儿郎的郎。”

☆、 商会

直到年底,朱赢也没见李承锴对盛家有什么动作,只处置了那些爪牙和盛夫人身边的那个妈妈。

朱赢私以为李承锴与盛默全一定是达成了某种交易,才会如此轻轻放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