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宫变⑦ (第1/3页)

刘贞亮听到那门对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然后是那轻轻的拍门声。

“父皇,恕儿臣护驾来迟。”

这个声音不大,但是在这一切都仿佛静音了的时间里显得格外大声。

坐在宝座上的皇帝伸出他刚才还搭在玉座扶手上的手,拨开了珠帘,看向了刘贞亮。

在皇城里当差,自然是要需要十足的悟性和百分之百的机灵。刘贞亮马上会意,拂尘一甩便走向门边。

他听着门外已经没有传来其他声音了,但是也不敢贸然开门。

“门外何人,报上名来!”

虽然刘贞亮知道门外的肯定是皇太子,但是该有的程序也是不能少,他便这么喊了一句。

“……”

但是他等来的,却是一阵沉默。

皇帝也注意到这份沉默了,拿起宝座边上的木杖就要站起来。王贵妃也没有什么特殊反应,嘴里好似念叨着“果然上不了台面”。

皇帝一步一步地走了下来,刘贞亮有些着急,如果等皇帝走到门边,那真的是神仙也难救皇太子了。

刘贞亮便强按下内心的惊疑,再次问了一句。

“门外何人,报上名来!”

“臣无颜面见父皇!”

门外终于传来皇太子那有些温和的声音,但是这句话明显是对着皇帝说的,刘贞亮不敢贸然去接。

“你有何无颜之处啊?”

刘贞亮身后传来皇帝那声调故意拖得老长的声音。

“儿臣因齐王起兵作乱,便在豆卢将军的护送之下,诛杀了他。儿臣自认为诛杀兄长乃十恶不赦之大罪,故而无颜面见父皇。”

刘贞亮在皇帝走到门边之时便自动退到他身后。在他的位置上只能看到皇帝的背影。这个背影没有什么反应,他有些摸不准皇帝在听闻齐王已死的消息下,真正的心情。

大概是在烦恼之后该如何平衡这个仅剩的儿子吧。

“外面还有谁在?”

皇帝的声音果然十分平静,看来刘贞亮对他内心的判断还是正确的。

“启禀父皇,外面还有豆卢将军在。”

皇太子的声音也是十分不徐不慢,似乎刚才说的“无颜面见”不过是说说而已。

刘贞亮内心不由一惊。皇太子已经从之前的那个软弱好欺负的天真少年,已经蜕变成这个模样了?

如果说刚才听说他和豆卢祯望一同前来已经是之前所能想象的极限了,后面听到他敢于直接劝降随军作乱的将士也着实让他感到惊讶。

何况刚才他自称诛杀齐王,还有现在那副和皇帝的奏对淡然的声调。

这一切都会让刘贞亮对皇太子进行重新评估。

和豆卢祯望一同前来,这还可能是被胁迫上阵。因为对方是齐王,是皇子,豆卢祯望的地位不如他,在皇帝没有下令的情况下,是不能对其用兵的。除非,有另一位皇子坐镇。

但是皇太子到场之后却没有躲在军队后面,而是站在队伍的最前方。

这一点,刘贞亮用他那出色的听力确认了这一点。皇太子要走到最前方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小声地劝谏他。可是他似乎没有当作一回事,事实上他的确走到最前方,去劝降那些可能被蒙在鼓里,跟随齐王一起作乱的将士。

但是刘贞亮却注意到,皇太子没有劝降齐王。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刘贞亮却酷爱剖析细节。因为细节可以帮他分析各个人的内心以及偏好,毕竟他还是要在皇城里混的,这一点不能不注意。

一般的人,劝降都是劝领。这是因为领对于手下有比较大的束缚力。还有就是领的价值比较大,一旦劝降,那会是相当大的助力。

不劝降领,只劝降将士。除非,除非劝降的人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要劝降领,一开始就知道领必死无疑。

刘贞亮想起刚才皇太子话里说自己已经诛杀齐王的从容和淡然,那种仿佛就是报告工作一样的口气给了他不太好的预感。

皇太子从一开始便知道齐王活不了了吗?

他一开始就打算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吗?

刘贞亮的内心开始涌上了一股寒意,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惊惧过。这个惊惧不是因为刚才那宛如闹剧一般的兵变,而是因为皇太子那可怕的蜕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