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坎坷科考 (第1/2页)

转眼到了乡试日期,赵汝弼一家帮南星打点好行装,到直隶保定府去参加乡

试。临行时,父母和奶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注意身体,吃好睡好,合理安

排好饮食起居,争取考出好成绩。

南星频频点头“爹、娘,奶奶,你们放心吧,孩儿记下了。”说完,大步流星走出家门。

来到保定府之后,赵南星初次领略到都市的繁华。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商

贾云集,热闹非凡。商人的高声叫卖声,买主的讨价还价声,变魔术的招徕行人

的大嗓门,街头唱女的的咿呀歌喉,构成了都市特有的嘈杂与喧嚣。

参加本届科考的诸生们云集保定府,人人摩拳擦掌,个个跃跃欲试。大多数考生都闷在馆驿里潜心用功钻研学问,有的自我感觉功课已背得滚瓜烂熟,对将要命题对策的材科准备得胸有成竹,还有少数纨绔子弟,纯粹是来应付家人,对所考课程全不放在心上,整天胡吃海喝,得空便去逛花街柳巷。

南星刚来那天逛了一次街,熟悉了一下周围环境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书桌。

试想,在千百万人踩着独木桥到乡试这个巨大竞技场上一试高低过程中,其竞争

之惨烈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笼罩在莘莘学子们心中的巨大压力,像鞭子似的抽

在他们背上,逼着他们日以继夜地挑灯苦读,以博取金榜题名的辉煌。

这年,真定府(那时,正定叫真定)参加乡试的有5 o多人(那时,高邑属真定府)。许多人对赵南星的人才华都有耳闻。

也有一部分人不相信,认为南星“神童”之名是吹出来的,有机会非要会会他,看他是不是真“神”,真“神”倒也罢丁。如果是假的,一定要尽情地羞辱他一番,摘下他“神童”的桂冠。

当他们参加乡试住到一起的时候,却见南星并没长三头六臂,充其量是个尚未育成熟的小伙子,长得白白净净,中上身材,谈吐也很平常,既未显出博学多才,也未像别人那样口若悬河,喋喋不休地大谈学问,而是忧郁、沉默,甚至有点木讷。

这不禁使人们大失所望。那些心怀叵测的“怀疑”派便想办法捉弄他。

一个身材高大,让脂肪和蛋白质撑得脑满肠肥,身体像油桶水缸般滚圆,满脸胡茬子的考生,大约有4 o多岁。他背剪着手走到南星跟前,上下左右打量了个遍,晃着头,轻飘飘地开口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南星吗?”

南星见这伙人不怀好意,便说“是我。要说大名鼎鼎,实在不敢当。”

“哎,听说当年你不是让知县大老爷绕道走了吗?怎么今天熊了?”一个留着小分头的半老头子也趁机揶揄道。

这时,又有几个眉眼不顺的考生围了过来。南星一看,显然是一场有预谋的

挑衅活动。这号人不钻研学问,考不上功名,便迁怒于优秀学生,这是历朝历代

竞技场上败将们的惯用伎俩。

南星明白,这次乡试是很重要的考试,一旦考取,便可授官;考不取,便仍旧是诸生。自己此行中心目的是考试,而不是同庸俗无聊的小人们斗气。

于是,南星冷冷地看了他们一眼,决定保持沉默,不去招惹他们。 这伙人见南星不愿理他们,对采取藐视态度,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那个油桶水缸般高大的家伙走过来,用讥讽挖苦的口吻说“你不是能作诗、对对联吗?这对爷们儿来说,那简直是雕虫小技!今天你尽管表现,爷们奉陪到底!可现在是乡试,懂吗?考上就能当官!考不上,哼,还是回家像老和尚念经似的,乖乖地念书去吧。”

南星冷眼看着这伙小丑般的拙劣表演心中暗暗笑。他决定保持沉默,等这些人的表演尽了兴,自然会不战而退。

“小分头”凑上前来,说“赵南星,你不要故作清高!你看看你嘴上连毛都还没长,说乳臭未干也不为过,黄口小儿还想来考功名,未免太不自量了吧?你看我等,半生都耗到这该死的考场上了,连个举人也没考中,命运太不公平了吧?快回家好好修炼去吧,等嘴上长了毛再来考功名也不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