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富贵不还乡 (第1/2页)

过了七天,该办的事都已经办完,唐律就要与众人告辞返乡。

有人说“兄台,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要进京参加会试了。现在你又要还乡,路途遥远,不是耽误不少时间和路程吗?不如打家人回去报喜就是,省下的时间可以继续攻读,为将来进京会试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一举成功,趁热打铁,不然就有损失了。”

唐律说道“非也,自古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绣夜行。就是说,苟富贵不相忘,我有幸得中,这是祖宗荫庇,也是皇恩浩荡,老天爷照顾,取得了成绩,虽说不是多么好的成绩,也算正常挥,得到相适应的成绩,就算心安理得,既然得中,就必须要及时回乡,拜祭祖宗,扫墓以表示孝心。再说,我的妻子在家翘以望,早也盼晚也盼,让我早日回家,不管得中还是不得中,都要及时返乡。这样做才对得起你我的妻子。这些往返盘缠,费用开支,也就不算什么了,尽孝比什么都重要,我愿意及时回家扫墓,表示孝心,现在我的妻子倚门盼望,正想看到夫贵妻荣的那一天,现在这一天来到了,正要回去亲自报喜才好!如果不回去,而是在外积极备考,准备下一场考试,恐怕还是不忍心啊。”

听到他说这话的,都十分佩服,觉得唐律是有血有肉之人,不是一般的读书人,读书人不仅要懂得知识,还要懂得人情世故,清楚人心才好。

唐律真是读书人的典范。

于是,唐律辞别老友故旧,和同年道别,然后启程回家,一路上好不欢喜,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高兴之处在于总算可以面见岳母,不至于羞愧,也可以见见老舅,岳母和老舅都是自己的命中贵人,有了他们的帮助,算是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经过几天的路程,唐律就来到了赵家庄,去拜见岳母,又担心家中妻子翘盼归,为了让妻子放下心来,就嘱咐一人先回去报喜。

唐律留下了唐元在身旁,让唐羊跟着其他落第的同年一起回去报喜。

唐律和唐元一起来到了唐律的岳母家。

赵夫人看到女婿来访,就猜出几分来意,一定是好事,如果不是好事,估计就溜走了,怕丢人现眼。

“中了吗?”赵夫人见面第一句话就问道。

“中了。第二十五名,还要参加会试。”

“太好了!”赵夫人说道,她听说女婿高中,喜得手脚没处放,太激动了,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话才好。

闲话没说,就命令家人准备酒宴款待女婿。

“还有大舅那里要去走走,不知道他方便不方便。”唐律说道。

赵夫人一听唐律要去拜访拜访赵月凡,叹了一口气,说道“赵月凡上前一个月仙逝了,至今还停丧在家,尚未丧出殡。”

唐律一听,吓了一跳,不觉放声大哭道“大舅啊!太可惜了!真的让人心痛啊!”

他连酒也不吃了,就直接向赵府而来,到了赵府,看见灵柩停在灵堂中,他三步并作两步,然后跪行到灵前,哭倒在地,不省人事。

原来赵月凡没有子嗣,只有侄儿赵日光承继子嗣家业。

想到他的种种好处,唐律哭晕过去,被赵日光叫醒,不停地劝,唐律哭了又哭,觉得这样的好人为什么不能长寿?

赵日光对他劝了又劝,方才停止哭泣,抽噎着说道“回忆起在赶考前的一天,曾经和公对话,公曾说会死,我还不信,以为开玩笑,我还劝慰公不要悲观,善人必有长寿之命,不料想今日果然仙逝,看来,西方极乐世界欢迎公前往,好人都去那里,继续享福。但是,又想起公所说的话,真是一语成真。时光荏苒,没想到一瞬间就分隔两地,今日特来拜访,没想到大舅竟然不愿意见到愚弟了!痛哉痛哉!惜哉惜哉!”

说罢又哭,然后想了想,取出纸笔,亲自题诗一表示哀悼。

赵兄善良数第一,

扶贫济困走在前。

曾经高中探花命,

也曾巡抚把案判。

淡泊名利勇直退,

立身扬名在乡间。

人人都说赵公好,

留下青史广流传。

赵日光一看,然后就开始嚎啕大哭。

悲惨之状,所看到的人都无不动容。

过了一会儿,赵夫人来请姑爷回去吃酒,请堂叔来作陪,唐律一直想着赵月凡的种种好处,感到人生短暂,唏嘘不已,虽有岳母和堂叔规劝,也无济于事,他心里心心念念着赵月凡,因此饮酒不能尽欢,就草草收场。

第二天,唐律就要回枣阳。

赵夫人说道“贤婿路上车马劳顿,风尘仆仆,十分辛苦,昨天又遇到伤心事,哀伤过度,伤了神经,不如暂时休息两天,等恢复了精神体力之后再走不迟。老身还有话要说给你听,不知道贤婿是否答应?”

“没问题,如果岳母大人有话说,小婿再停留几日就是了。愿意听岳母大人的指教。还望岳母大人不吝赐教。”唐律说道。

赵夫人说道“现在,贤婿高中,得了乡魁,等到春天一到,贤婿就要去进京赶考。但是,这一次去了,就经年累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小女在婆家,公婆都已经不在人世,小女也无法在公婆面前尽孝,反倒一人在老家,让老身担心,生怕出什么问题。她无人照应,如果贤婿在,还好说,老身不必担心,但是,贤婿不在,老身就要担心,与其总是空空牵挂担心,不如接了小女回来住在娘家,和老身相伴,也可以相互有个照应,等到贤婿高中之后,再做商议。”

唐律点了点头。

赵夫人又说道“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就是贤婿放心去备考参加考试,没有后顾之忧,免得心里牵挂着小女,第二个好处就是小女也有老身帮助照顾,小女也能照顾老身,都是很方便的,不知道贤婿对这个建议采纳不采纳。”

唐律心想,要是自己去考试,家里的确没有人管理的人,妻子在家独自一人,也的确有些不放心,赵夫人说这样的话,可能就是两个心愿,一是照顾妻子,为我分忧,而是照顾我,也是为我去除后顾之忧。这是心疼我爱护我的意思,有什么不可以答应的呢?

于是就拜谢说道“小婿总是受到岳母大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帮助,和提拔,让小徐十分感动。今天侥幸夺得乡魁,都是拜岳母大人所赐,现如今又屡屡叨扰岳母大人,一般来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现在赵月牙嫁给我为妻,我不能照顾,反而连累岳母大人,小婿于心何忍?良心何安?”

赵夫人说道“自己家的孩子,你是贤婿,小女是老身独一的女儿,你就是老身的半个儿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说什么连累不连累?”

唐律又说了一些客套话,再三称谢,然后就安心住了两天,慢慢恢复了一些精气神,然后辞别岳母,奔着老家枣阳而去。

没过两天,就到了枣阳家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