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找太子借钱 (第1/2页)

好书推荐: 大唐小道士

再说杨夫人思念家乡,在京城居住,总是打扰唐律,她也过意不去,加之,京城里有很多地方,都让杨夫人睹物思人,看到一些风景,一些场合,就想起了丈夫杨春理,感到伤心。

她坚持要回老家,唐律也不要再强留,有谁就对杨夫人说了想法,他说“我的女儿已经到了及笄的年龄,必须要婚配了,耽误不得。如今要回老家,两地相隔数千里之遥,这么远的距离,实在不方便,况且我在京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期满任,恐怕耽误了亲事,不如在京城选一个吉日,在衙中成亲,这才方便。”

杨夫人同意了。

于是,唐律就选择了一个吉日,将女儿宝珠嫁给了杨银寿。唐律招赘,杨银寿是他女婿。

不知不觉,就过了满月,杨夫人还是没有盘缠钱。唐律也没有,就陷入困境,无法打他母子离开京城,没有盘缠就无法上路。

唐律非常苦恼,郁郁不乐,想不到什么法子。

突然,他想起了太子。

太子对他不错,在这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写封信给太子,找太子借点钱作为盘缠呢?

他想到这里,就找来了花笺,磨墨,蘸了墨汁的毛笔,在花笺上刷刷写了一通,一挥而就,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写好后,就将信封好,放在袖子里,到了青宫门口,等了半天,才见到宝丰出来。

宝丰先看到了唐律,立马快步上前,拱手作揖说道“唐恩公在这里有何贵干?”

唐律连忙回礼说道“殿下平安吗?”

宝丰说道“太子殿下很好,很平安,很舒服,现在在太傅处正念书呢。”

唐律说道“在下有封信,麻烦公公帮忙转交一下怎么样?”

宝丰连忙回答道“这个没问题。”

唐律就从袖子里拿出了书信,交给宝丰,说道“麻烦公公送进去给太子殿下,明天这个时间,在下来这里听回信。”

宝丰答应了,接过了书信,放在袖子里,然后和唐律作揖告别。

唐律回到了本衙,对夫人赵月牙说了这个情况。

赵月牙说道“这封信一到太子手里,太子一定会见郎君的。”

不说唐律盼望着佳音回复,再说说那宝丰袖了书信,就急急忙忙去到青宫。

刚好遇到太子放学了。

宝丰就把唐律的书信呈上去,说道“唐恩公今天在青宫门外,遇到了奴才,唐恩公见了奴才,先问爷的安,然后就将书信交给了奴才,托奴才将书信交给爷,嘱咐说呈给爷后,请爷亲自开拆信件来看。”

太子接了书信,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臣唐律叩百拜,现在致书信给青宫殿下。禀告唐律因亲家翁杨春理的家人,马上要回老家,但是,苦于没有盘缠钱,到处告借无果,万般无奈之下,才冒昧打扰殿下,伏乞告借千金盘缠,使得回家成真,不至于耽误行程。也不至于流落京城无家可归。因为其要带着翰林院杨编修的灵柩,得归故土,安慰杨编修在天之灵。以上都是仰赖殿下的仁慈恩典,拜殿下所赐。”

太子看完书信,说道“唐恩人固然已经如此窘迫,但是,我也一时半会没有钱,这我可怎么办?”

于是,太子就向宝丰问问怎么办。

太子这几年被打入冷宫,被软禁了,没有经济收入,这才放出来,即便每月有了月俸银子,也是有限制的,有数的,突然要筹备一千两银子,哪里有呢?再说唐率是我大大的恩人,轻易不开口,一开口,就不能让他失望,如果第一次开口借钱,就拒绝了他,那在情面上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如果没有帮到他,那会让我很难过的。

想到这里,他就对宝丰说道“目下,唐恩人急需用钱,写书信给我,就是借钱,要借一千两银子,只是我现在两手空空,就是想借给他,也没有钱啊!这个可如何是好?”

宝丰说道“唐恩人是迫不得已才开口的,他是走投无路,四处告借,到处碰壁,实在没办法才找殿下借钱。今天要答应他才对。不要让他失望。”

太子说道“当然不会拒绝他,但是到哪里去弄银子呢?你可以替我想想一个主意,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宝丰说道“爷为何不去户部弄点银子来?到户部去借一千两银子给他不就行了吗?”

太子说道“我也知道,户部国库里有银子可以借得,但是,借钱就会动用国库的钱,要有列支明细,户部需要奏请圣上,如果库银被动用,皇上知道了,就要问我借银子干什么用了?我一定要说出来的。你不知道青宫的规矩吗?凡是和外臣来往的,以及私自在经济上收受的,都是禁止的行为,这是规矩,再说,我刚得到特赦,现如今和唐恩人来往,如果宋岩知道了,借题挥,小事弄得沸沸扬扬,唯恐天下不知,然后再向皇上谗言中伤唐恩人,那么,也就会影响到我,想必又会被打入冷宫里去了。所以,这样做万万使不得。”

宝丰听了,频频点头称是。

宝丰皱了皱眉头,一条妙计产生了,就说道“有了,有了!这一下有了!”

太子连忙问道“有了什么?”

宝丰说道“奴才刚刚想起来了,那宋岩家里现在放着许多银子,爷明天为什么不向他借来几万两银子用用呢?”

太子问道“他向来和我不和睦的,怎么反倒向他去借银子呢?亏你想得出来这个主意?不好,不好。”

宝丰再三沉吟说道“又一条妙计,有了,有了,奴才就来说说,看中不中,如果行,就去这样做,如果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太子说道“你快说,说来听听,看能不能用。”

宝丰说道“太子爷明天可以请宋岩进宫来,只说请他来讲解四书五经。来了之后,就给他让座献茶。奴才先把一张椅子,砍去一条腿儿,再将锦缎围住椅子,从外面看不处椅子少一条腿儿。然后,将一盏茶盅放在滚水里煮的滚瓜烂熟,那茶盅自然是滚烫的。等烹上了茶,却不用茶托,就放在茶盘之上,等他来拿茶的时候,必然会烫了手,他受到一烫一激,必然会身手都反应,身手不能相顾,那三条腿儿的椅子一动,岂不是连人带茶盅一同丢弃?茶盅和人一起摔倒,那奸贼一倒,那茶盅也就顾不得了,一定会将茶盅丢在一边,摔得粉碎。等到打碎了茶盅,太子爷就变脸,抓他去见皇上,说他欺负太子爷,瞧不起人,好心好意请他去讲经,优待尊重他,没想到竟敢当面打碎茶盅,打了茶盅,如同打了太子爷一样。那时候,另有话说,就不怕奸贼不赔偿太子爷的茶盅了。那个时候,就任凭太子爷开口要赔偿款,要多要少,都随爷的意思,等拿到了银子,将来就送给唐恩人,剩下的,爷可以去买果子吃,岂不是方便得很吗?”

太子一听,非常高兴,哈哈哈大笑,不觉得手舞足蹈起来,不知其可了。他笑完了,连连说道“好,好,好,真是妙计啊!那就去准备,依计而行吧!”

于是,就先下令,让宝三去丞相府邀请宋岩到青宫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