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赶快去剿匪

好书推荐: 聊斋假太子

再说,郑驹章听了宋岩的话,说他派出的杀手失踪了,杀手不见了,被追杀的目标唐律却好好的,还写了奏章给皇上,这事弄得尴尬了,让郑驹章很没面子,这遭到了宋岩的好一顿数落,虽然没有明说批评,可是这弄糟糕了,说不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唐律已经写了奏章给皇上,幸亏被老夫先看了。唐律说南安国已经服罪,立即在赶办方物,准备贡品。担心皇上着急盼望,就先写了奏章到京,见字如见人进行具奏。约定在六月底从南安国起程,不过九月间就能到达京城。”宋岩说道。

“奏章中这样写的吗?”郑驹章问道。

“是的。唐律是这样写的,不信你可以自己看。不过,老夫看来这个奏章,心里就是很疑惑。疑惑的是,为什么你安排的杀人没把唐律杀死?你找的是什么人?还说他喜欢杀人?”宋岩问道。

“是的,我也感到奇怪!难道说我看错了人用错了杀手?丞相这么一说,我就清醒了。正是应了那句话,就是说只因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我就是那梦中人,被丞相的一句话给惊醒了。”郑驹章说道。

“你别扯那没用的,你说说看,这杀手到底是怎么回事?”宋岩问道。

“这个宠慎,我想起来了,他本来在南安国做生意,跟着他父亲一起去的,后来他父亲死了,他就没了依靠,到处流浪,无处安家,他父亲也无法安葬。这个番王,老家也是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县的人,因为都是老乡,看到宠慎遭难,遇到了麻烦,就照顾他,将他收为家奴供他差遣,给他一口饭一件衣裳穿,免得风吹雨打到处漂泊。谁知宠慎很争气,很快就得到了他的信任,过了大概七八年的时间,番王因为看到宠慎的家父没入土安葬,按照当地习俗,这是不对的,就赏赐了一百两银子给宠慎,让宠慎将他父亲的灵柩带回老家去安葬,叫叶落归根。”郑驹章说道。

“看来这番王还有点人性,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再说,番王的心也是肉长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他还比较善良。那后来呢?”宋岩说道。

“后来,宠慎领到了番王赏赐的一百两银子后,在番王的安排下,将他父亲的灵柩带回老家安葬。后来,宠慎又生了病,长达三年,花完了番王的赏赐的银子,他没了着落,就一直要饭,到了京城,穷困潦倒,快要饿死了,幸亏遇到了在下,在下看他还有潜质,就将其收留,在府上听候差遣,因为他长得魁梧,不像本地人,又是单身一个人,就是以后让他去杀人,或者被杀,当替身,都划算,他要是出事,一定没有家人来闹事,基于这样的考虑,才将其收为家奴。看他身上有一股杀气,他也自称喜欢杀人,就将刺杀唐律的任务交给他来完成,并赏赐他金帛,同时,承诺他在事成之后给他一个总兵的职务。谁知道他当初答应的好好的,没想到中途竟然变了卦,丞相所言,历历在目,就跟看皮影戏一样真实可靠,不然,唐律怎么能说服番王来上贡呢?一定是宠慎在中间牵线搭桥,促成这件事完成,要不然,按照我对番王的了解,是完全不可能的。现如今宠慎成了一个关键证人,这就十分麻烦了。如果他作证,肯定要连累到太师您,还有可能牵连到我,这事非同小可,要早做打算。”郑驹章说道。

“老夫正在为这件事着急,不知道如何才好,才想起你来,知道你能干,脑袋灵光,你就想想一条妙计,能不能阻止那唐律回京城?让他回来,肯定有很多麻烦,不让他回来就是最好不过的。”宋岩问道。

郑驹章见宋岩问他,他不知道如何回答,抓耳挠腮,坐立不安,也怕出馊主意,也担心再一次失利,嘴巴撅着,眼睛闭着,总之没一个正经样子。

沉思默想了好一会儿,他突然一拍巴掌,笑道“哈哈,有了,有了!”

“足下有何高见?说来听听,你总是有妙计的,快说,快说!”宋岩急忙催问道。

“很简单,只是想要阻止唐律回京,只需要太师您给皇上写奏疏即可。这件事难不倒太师。”郑驹章说道。

“只要他回不来,写奏疏不在话下,这是老夫的拿手的,动动纸笔即可,这有何难?足下且请说说,写什么奏疏?内容是什么?”宋岩问道。

“就是将计就计。就是现在的湖南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

“湖南一带,地方不安靖,常有匪患,这些人滋扰生事,白天黑夜都有活动,民不聊生,夜里不敢不关门,白天走路一人不敢独行,都是结伴而行,怕土匪比怕老虎还厉害。官兵去捉,土匪躲藏在深山,捉不到,官兵一撤走,土匪又卷土重来,当地衙门县令头疼不已,明天丞相在早朝的时候,就将唐律的本奏还有太师的奏疏一并申奏给皇上,然后重点谈论湖广的重要性,专门提到匪患的事,满朝文武之中非唐律莫属。”郑驹章说道。

“主意不错,只是唐律在南安国督办贡物,哪里有分身之术?皇上估计不肯。”宋岩说道。

“丞相,在明日早朝的时候,丞相重点提到督办贡物不需要朝廷钦差大臣督办,这是大材小用了,另派他人去办就好,督办和督解贡物,可以在附近找地方官办理,这个也不是难事,就近就有三楚镇抚,圣旨到,就能办了,如果皇上批准了,那时候,丞相就派兵部官员飞驰前往,到了唐律那里就拦住他,让他改变方向,不必进京,直接去三楚镇抚那里,如果唐律不能进京,就慢慢再打探宠慎的消息,这个小子,该死。以后再说。愿丞相多多考虑考虑。”郑驹章说道。

宋岩听了,哈哈大笑,连连拍手,非常高兴,他说道“果然是一条妙计!对,就这样,我来写奏疏。”

他说着就展开纸张,开始写起来,于是就写好的奏章,按照郑驹章的意思,全部都写出来,清清楚楚,写的很全面,写好之后不放心,就递给郑驹章看看。

郑驹章拿过奏章,只见上面写着

臣宋岩谨奏,为据情转奏,并祈求改派差遣,以国家之力安靖地方,镇压反叛滋扰,以安抚众百姓国事因为唐侍郎奉旨前往南安国督办贡物,为让圣上别着急,就修书一封,派人送来报告,说奉旨前往南安国催贡,已经在本年月日到达南安国,到了该国,对番王进行宣读圣旨,该番王仰诵皇恩浩荡,畏惧天朝威风,感念天朝仁德,即时就稽服罪,认罪后俯称臣,并立即吩咐番人臣工去采集奇珍异宝,赶早赶晚地赶办各种贡物,估计在六月底办完,九月底就可以回到京城复命。据此,唐律原奏在此,详情均在奏章里面。

再者,湖广两地四省,连接贵州,也和巴蜀交界,那里山高林密,频出土匪祸害乡里,多数都是不务正业的,游手好闲之辈,三五成群,七九结党,滋扰老实本分的农民和商人,做尽坏事,无视法律朝纲,枉顾规矩,无法无天,各地的县令,都无能为力,自古以来形成的匪患,无法消除。

土匪习惯了抢劫过日子,不知道天外有天,蔑视法律,因此恶性循环,养成习惯恶习难改,就像蝗虫灾害,很难扑灭。等到当地官兵前往捉拿,土匪都四散而逃,藏匿在深山密林当中,或者在洞穴之内,不知其踪,等到官兵一撤退,他们重新出来继续害人,被害之人,无计可施,数不胜数,又不敢报官,担心被土匪报复,土匪没有人性,施行报复的时候,令人指,惨不忍睹,当地居民忍无可忍,受害已经很长时间了,苦不堪言,无计可施。像这样的土匪如此嚣张跋扈,肆无忌惮,无法一一描述。

近些年来,因为灾情严重,不是旱灾就是水灾,或者地震灾害,山火频,当地居民更加痛苦,如果不趁早将其剿灭,不抓紧时间镇压和安抚,恐怕土匪越来越多,越来越猖狂,去当土匪的人会越来越多,势力一大,恐怕难以控制了。

臣不敢不据实禀报,如果虚报,有负皇恩,祈求圣上早点拣选贤能之辈,迅前往镇抚,伸张正义,树立法律权威,彰显皇恩浩荡,将匪捕获正法。那么土匪自然就惊惧,恩威并重,彰显皇恩,皇上仁慈对人,名声大显,臣等不胜幸甚,荆楚黔黎等地民众不胜幸甚了。臣宋岩具奏。

郑驹章看完奏章,呵呵一笑,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说道“文不加点,一气呵成,说明利弊,言简意赅,非常到位。简直是太好的文章。这个奏本一上,估计天子不会不准的,这本奏章如果得到皇上批准,那么,唐律就在湖广留下了,然后太师就札信给各地的官员,想必各地的官员都听太师的,那么,在太师的指挥下,只要控制住了唐律,不让他乱说乱查,那么,我们就是安全的了。这个祸根就会断绝。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们集中精力去办那个宠慎,让宠慎消灭,死无对证,那么咱们就高枕无忧了。哈哈!”

宋岩点头称是,二人商议已定,然后宋岩安排酒饭,招待郑驹章,二人吃饱喝足,郑驹章离开相府回家去了,暂且不提。

次日一早,宋岩上朝,等到皇上来了,文武百官山呼万岁,分列两班,这个时候,宋岩出班奏报说道“陛下,昨天唐律派人快马加鞭千里来报,今天,臣将唐侍郎的原奏和臣的另外所奏,一并呈给陛下御览,祈求皇上御览之后批示。”

皇上让内侍接过来两份奏章,展开来细细查看,看完之后,皇上说道“根据唐律所奏的情况,不用多久,那南安国的贡物就要送到了。唐律真是能干之才,朕派这一个人,就能让南安国臣服上贡,唐律真是好的天使,放到哪里都能办好委派的事情,真是不辱君命,他一人去南安国,告诉南安国番王利害关系,知道大义,从而做出改变,真是睿智之王,唐律也是智慧之臣,朕心甚安!等唐律回到京城之后,朕要嘉奖唐律,格外擢升使用,给他相应的酬劳和待遇。但是,丞相所说的另外一件事,就是说湖广一带土匪如蝗虫一样多,残害当地百姓,当地官兵无能为力,无法剿灭,急需一名大臣前往督办,让土匪消失,不至于继续残害百姓,但是,不知道派谁去比较合适?依照丞相的意见,哪个大臣堪当此任?不辱使命,告知朕知道。”

“陛下,就是现在南安钦差大臣天使堪当此任,皇上如果让唐侍郎前往镇抚,臣担保不出三个月,就有效果,湖广之地土匪消失不见,天朝子民都会在当地安居乐业其乐融融了。唐侍郎很快就会回到京城向皇上复命。”宋岩一边说,一边连忙跪下,面朝地上十分虔诚。

“唐侍郎人品和才能都没说的,朕令他前往,想必能立竿见影,马到成功。但是,他现在在南安国催办贡物,还没回到京城,怎么能差遣他前往呢?”靖嘉帝问道。

“地方上的事,有利有弊,风云变化莫测,要抓紧时间,看准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关键的时刻,办事就能事半功倍,如果不趁早将匪徒剿灭,恐怕以后越来越难剿灭了,趁这个时候,唐侍郎还没有回到京城交差复命,但是,番王已经有心臣服陛下,并正在赶办贡物,估计不用多久就能办完然后起程进京,番王肯定要派使者押解贡物进京,向陛下认罪上贡。臣祈求陛下应该以地方上的百姓安危为重,就立马敕令唐侍郎迅催办贡物,加班加点要提早做好。然后催促番王派出的使者随同贡物起程,向京城进。如果进入到湖广境内,就将差使叫给地方上的有司地方官护送贡物进京,督解到京城。将唐侍郎解放出来,敕令唐侍郎迅前往荆楚镇抚,不必直接回京。这才是最好的安排,祈求陛下恩准。”宋岩说道,面朝地下,毕恭毕敬。

喜欢大明第一奸相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奸相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