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冯元帅锄奸 (第1/2页)

二国舅落荒而逃,逃到本军阵营中,早有败兵先回去报告给元帅道“先锋兵败而回!”

冯元帅一听,正中下怀,冷冷一笑,说道“传命进帐!”

二国舅进来,十分狼狈,上帐打拱说道

“末将败下阵来,惭愧惭愧,恳求恕罪!”

“莫非全胜而回,生擒贼将,好待本帅献上帅印,叩请罪?”冯正帆问道。

“末将不知道林逊这么厉害,鞭法运用出神入化,像是有高手指点,果然名不虚传,所以末将技不如人,吃了败仗!”二国舅说道。

“既如此,先锋曾记得军令状吗?军令状在此!那么就按照军令状行事了,借得级给本帅了!”冯元帅说道。

随后,冯元帅喝令,将二国舅推出去斩。

“元帅!兵败乃兵家常事,开兵初战迎敌,谁愿意自己吃败仗的?胜败都是瞬息万变的,元帅为什么因为末将一时失利就将末将斩呢?元帅应该看看圣上的金面至亲,饶恕末将不死!”二国舅说道。

“军令如山!如果军纪不严,如何治军带队?你和本帅已经签订军令状,怎么能反悔?军中不同于玩游戏,不同于其他地方,岂能嬉戏?你现在以国舅的身份裙带关系来压制本帅是何居心?不必多言,推出斩!”冯帅说道。

众位将军都不来报奏,只有龙原定不一样,他是钟奸相的心腹之将,上帐来报奏说道“元帅息怒,先锋很明显理亏了,军令状都签了,后悔没用,就看皇上的面子,赦免他的死罪,国丈也感谢不尽。”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怎么能因为皇亲国戚而废除军法呢?如果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数万将士恐怕难以心服口服,如何管制?怎样带领队伍打仗?不容讲情,推出斩,谁敢保奏,与犯同罪。”冯帅说道。

于是,二国舅被推出斩。

第二天,龙原定知道在这里难以生存,搞不好下一个掉脑袋的就是他自己,于是偷偷地带着部下三千人马逃走回京去了。”

“元帅,今天杀了二国舅,即便打胜仗回京,奸相怎么会放过元帅?肯定心怀恨意寻机报复。现如今又是太后掌权,垂帘听政,皇上都听太后的,恐怕皇上也无法保护元帅。还是请元帅三思。”众将军劝告说道。

“我有一些心里话要说,不知道诸位将军是否和本帅同心合意?”冯帅问道。

“元帅有什么心里话,直接说出来,没事,愿意听从元帅教诲!”众将军说道。

“那就说了吧,本帅看到满朝都有奸相党羽,天子还是明白人,可惜年纪太小,太后垂帘听政,处处临朝压制皇上,皇上又不敢违逆母命。所以,忠臣良将都深受其害。本帅有意投降上山,保辅太子共同进京诛杀奸相佞臣,清洗朝政,不知道诸位将军有什么想法?”冯元帅问道。

“元帅所说极是!保护东宫太子,是名正言顺的,我们和元帅同心,愿意归降,免得遭受奸相陷害。”众将说道。

看来,意见一样,取得统一,这一天,两军对垒,冯元帅一马当先,出阵后大声呼喊道“来者是不是林国舅?”

“正是,老将军可是冯正帆冯老元帅吗?”林逊问道

“没错,请问国舅,东宫太子果真在山中吗?”冯帅问道。

“是的,正是,太子正在山中。”林逊回答说道。

“既然殿下在山,可以请尊驾出山相会,本帅即将数万兵马起义,投靠麾下,一同打入京城,共同锄奸,清理朝廷余孽,正本清源,恢复官场清正廉洁的作风,本帅昨天已经斩杀了奸相的二公子,级悬挂在营前,请上去一看。”冯帅说道。

林逊一听,非常高兴,这悬着的心算放在肚子里了。

于是,差人上去请出太子。

上马加鞭,左右文武随从紧紧跟上。

“冯帅,殿下驾到。”林国舅大声喊道。

冯帅上前,看到太子仪表堂堂,举手投足都有帝王风范,龙凤之姿,不拘一格,不同凡人,心中非常诧异,快走几步到了太子跟前,随即下马拜服于地,说道“臣罪该万死,不该提兵前来征伐储君,此乃都是奸妃奸相的计谋,想要借刀杀人。他们执意派遣微臣来诛杀殿下,恳求殿下赦罪收留,不计前嫌,共同对付奸臣。微臣迫不得已提兵前来,早有打算,准备匡扶正义,保驾回到京城,接管朝廷。”

听了这话,太子云慈连忙滚鞍下马,饱含泪水说道“老元帅真是代代忠良世胄,先祖对建国有功,位居人臣,辅之尊,孤家岂敢亵慢?孤恨自己不幸逃离京城,父皇驾崩也不能回来执杖丧居,真是不孝。现如今被奸相奸妃派兵四海通缉捉拿,丝毫没有放松,孤没有立身之地,幸亏遇到国舅,暂居这二龙山,又被奸相父女对王兄进行监控,严防死守,主动出击围剿二龙山,幸亏遇到了老太尉,顾念先王之德,对奸相奸妃所说不听从,又主见,不附和,足以显出老太尉忠义高天,既然如此,就请老太尉上山,再和老太尉谈谈心,怎么样?”

于是,君臣一同回到山上。

林逊吩咐将朝廷来将士三万人,放在山后大营,众将军都到山寨中相见。

军械、战马、粮草等等,都收到仓里和马马棚里。

君臣文武都来参拜太子殿下,这一天,在山寨中设宴畅谈,众将士们得到犒赏,宰杀猪羊,尽情开怀畅饮,十分热闹,按下不表。

再说龙岩定带兵三千夜逃,看出事情展方向不对,再不跑就跑不了了,二国舅掉脑袋,其他人更别说。

他带着三千士兵,还有钟府的家仆,不分昼夜,翻山越岭,紧赶慢赶,总算赶回了相府,历经一个多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